大夏文圣

〖大夏文圣〗

第一百二十二章:请圣尺,定儒义,以德凝气,怒斥三万读书人!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他们大吼,有一些声音藏在暗中,让大家站在前面,而其却躲藏起来。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这效果起到作用,毕竟顾锦年的才气终究是有限。

而他们三万人的才气加在一起,绝对不是顾锦年能削除干净的。

只是,顾锦年也没打算削他们的才气,一来的确不够,二来这些人也不配。

“吾顾锦年。”

“更改儒道第一境的标准?玲珑圣尺竟有这般的威能?怪不得能称之为圣器。”

人们惊叹,有些不敢相信,但事实摆在面前,他们也不得不信。

“倘若顾锦年随意修改,设立一个无法完成的规则,那该怎么办?我等岂不是无法踏足儒道?”

“顾锦年当真歹毒啊,竟然用这招逼迫我等就范。”

“儒道之境,是天地设立,也是代代圣人与先贤共同推演而出,如今顾锦年竟然要强行修改,可恨啊。”

“顾锦年,你配吗?”

叫骂声响起,有人依旧愤怒,也有人害怕,更有人露出恐惧之色,毕竟儒道境界是他们好不容易修行出来的。

现在告诉他们,要重新定义,他们如何不怕?

“问题不会太大,即便他重新定义,影响的也只是后来者,我等不会受到影响。”

关键时刻,有人开口,道出辛秘。

此言一出,瞬间得到众多人的好奇。

“你确定我等不会受到影响吗?”

“如若只是影响后来者,那还好说,如若影响我等现在的境界,那这顾锦年当真罪该万死啊。”

“我觉得很有可能,毕竟圣尺威力再大,也不可能大到无边,肯定会有一定的限制。”

一道道声音响起,随着有人道出圣尺的弊端后,一时之间,众人松了口气。

如若顾锦年重新定义儒道第一境,影响到了他们,那当真是血亏。

只是,北城门上。

听着这些言论。

顾锦年面无表情。

圣尺浮现,玲珑圣尺绽放光芒。

而顾锦年也在这一刻闭上眼睛,他脑海当中浮现圣贤之道。

大约一刻钟后。

当顾锦年睁开眸子的刹那,玲珑圣尺疯狂震颤。

“儒道第一境。”

“以德凝气。”

“凡有德行之人,皆可凝气,为浩然正气也。”

“无德之人,品行败坏,心胸狭隘,不可凝气,阅万书不可入儒道也。”

顾锦年出声。

这是他对儒道第一境的定义。

有德行之人,才可以凝气。

这个有德,不是说你一定要成为圣人,而是爱恨分明,明知道是错的事情,你不能去做,明明是因为嫉妒,却非要找个借口掩盖自己的嫉妒,从而抨击他人,或者加害他人。

这种人,便没有德行。

读书人也好。

君子也罢。

哪怕是杀猪之人,只要他拥有德行,那么他便可以凝气,而且凝聚的还是浩然正气。

心中之正义。

如若没有德行,就算看一万本圣人之书,也绝对不能踏入儒道,绝对不可凝聚出浩然正气。

德。

最为重要,无关身世,无关背景。

顾锦年的的确确提高了标准,但他没有强行提高标准,而是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进行定义。

此言一出。

圣尺发出恐怖的轰鸣声。

下一刻,光芒冲天,震散云霄。

玲珑圣尺冲上天穹,一个个金色古字从圣尺之中浮现而出,这是圣人大道,化作文字,淹没大夏京都。

圣尺有灵,正在判断顾锦年所立下的儒道之境,有无问题。

这一刻。

所有目光全部聚集在圣尺之上。

半刻钟后。

圣尺一震。

下一刻,一道道玄黄光芒从天而坠,如同银河一般,直接落入圣尺之中。

紧接着,圣尺绽放亿万神光,一道道光芒没入大地当中,意味着上苍认可。

认可顾锦年定义之境。

“虽圣尺拥有定义儒道之境的能力,可还是要根据情况而定,世子殿下所言得上苍之意,当真是不可思议啊。”

京都内,有大儒开口,赞叹顾锦年这番举止。

“世子殿下并没有因为这些读书人的谩骂,从而乱来,以德凝气,此言妙也,如今当代读书人,一个个急攻心切,只知读书凝气,却忘记了德行二字,今日所为,当真是好。”

“人若无德,还谈什么修行?更别说成为儒者。”

“以德凝气,好一个以德凝气。”

此时此刻,京都内响起一道道声音,有不少大儒赞叹顾锦年这种行为。

毕竟这很合理,没有任何问题。

以德凝气。

只是,就在这一刻,圣尺之中,爆发出一道道光芒,每一道光芒如形成一把缩小版的圣尺,没入这些读书人体内。

不仅仅是他们,即便是顾锦年,体内也入了一柄圣尺。

这些光芒,弥漫在京都当中,不仅仅是这些读书人,所有百姓都得到了一把圣尺。

圣尺入体。

一切过往之事,瞬间得到映照。

刹那间,城下所有读书人露出惊愕之色。

“我的才气为何在消失?顾锦年你使了什么手段?”

“这是怎么回事?我的才气为何消失这么多了?”

“我从知圣立言境,怎么好端端跌落到养气境?”

“这是怎么回事?顾锦年,你又在耍什么手段?”

他们惊愕,发出质问声,神色慌张无比。

虽然他们不是大儒,可对于自己的儒道境界还是极其珍惜。

如今这三万多读书人,绝大部分都被削落了一个境界,只有少部分被削掉了大量才气。

这如何不让他们惊慌失措?

而城内,也有一些读书人被削去才气,一个个脸色难看。

但令人惊愕的一幕发生了。

有些不是读书人,却凝聚一道浩然正气,凝聚体内,散发微弱光芒。

引来阵阵惊呼。

才气,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东西,拥有才气,就代表踏入儒道。

是读书人。

而京都当中,有不少人平白无故得了才气,连一些女子也得到了。

引来各种好奇与震惊。

“尔等住口。”

只是,在这一刻,一道雄厚的声音响起。

是杨开的声音。

他在这一刻,来到北城门口,穿着官服,望着这帮人眼神当中充满着冷意与鄙夷之色。

杨开乃是礼部尚书,更是当代大儒,他的名望不亚于孙正楠,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杨开的地位比孙正楠还要高。

就因为他是礼部尚书,而礼部就是掌管大夏境内所有读书人的机构。

随着杨开出声,这些读书人不敢继续叫喊了,一个个乖的很。

“此乃圣尺判德,尔等心中无德,圣尺判定之下,才会削其才气。”

“一出点事,你们便觉得这是世子殿下所作所为,方才眼睛都瞎了?没看到圣尺也没入了世子殿下体内?”

“以德凝气,尔等几乎无一人能凝才气,这就证明,尔等无德,今日聚众前来,不是受他人蛊惑,便是心怀不轨。”

“来人,传老夫之令,将这三万读书人全部囚在城外,记下他们的身份,不得参加三届科举。”

杨开出声,方才他也被圣尺入体,而且被削掉部分才气,但并不是很多,影响不大。

可即便如此,杨开没有怪罪顾锦年。

这是自己的问题,与顾锦年无关。

但听到这些读书人又在叫唤,指责顾锦年,故此忍不了了,直接登上城口,怒斥万儒。

听着杨开所言,这些读书人一个个面色惨白。

本以为即便是顾锦年定义儒道之境,不会影响到他们,却没想到的是,终究还是挨了一刀。

甚至说京都所有读书人平白无故挨了一刀,好在的是,京都内的读书人,倒也秉持良心,或多或少有些被削才气,可影响不大。

但这并非是一件坏事,被削的才气,是不应得的才气,有过错但可以改正,往后凝聚浩然正气,这才是根本,未来前途无限。

当然,杨开之所以出现,还有一个原因,怕顾锦年真正暴怒,又做出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

所以特意上来,为顾锦年出这口气。

“世子殿下,为天下读书人重新定义儒道之境,此乃无上功德。”

“从今往后,无德之人,不可踏儒。”

“无论是对百姓而言,还是对江山社稷而言,世子殿下又立不朽之功。”

“请受老夫一拜。”

此时,杨开朝着顾锦年深深一拜。

这倒不是虚伪,而是发自内心一拜。

顾锦年没有因为这些人的所作所为,而胡乱定义儒道境界,反而以德凝气,完美符合君子之道。

光是这般的格局与心胸,便让他不得不敬佩。

而且他也没有乱说。

从即日开始,所有没有凝气的读书人,都将要重新修行,他们需要养德。

有了德,才可凝气。

这对江山社稷来说是一件好事。

往后一个人是好是坏,很容易评判而出,就好比大夏京都内,有些寻常百姓都凝聚了浩然正气。

虽然不多,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是要重新修改儒道第一境的标准,想要从根本上打压我等。”

有人脸色难看,道出顾锦年想要做什么。

此言一出,瞬间引起哗然。

“重新修改儒道第一境的标准?他有什么资格修改?”

“这便是圣尺的威力吗?”

“他在说什么胡话?”

“我怎么听不明白?他要做什么?”

“顾锦年这又要做什么?”

大部分不解,他们只是听说过玲珑圣尺,也仅仅只是知晓玲珑圣尺的基本作用,可以削人才气,对于玲珑圣尺真正的作用,他们不是很清楚。

可有一部分人脸色却瞬间变得难看无比。

第一境界就凝聚出浩然正气,过程很难。

无疑是打击读书人的自信,并且让儒道陷入一个两难之策,毕竟有时候很多东西就是靠量变产生质变,所以第一阶段,不应当这么苛刻。

而现在,顾锦年也不会因为这些人的谩骂,从而提高儒道第一境的难度。

但他要定义。

真正的定义儒道。

“今日,请圣尺显世。”

“定义儒道第一境。”

北城门上,顾锦年负手而立,他望着众读书人,如此开口。

此言一出,确实引得众人惊愕。

“定义儒道第一境?这是何意?”

然而有人却指着顾锦年,怒声如雷。

“顾锦年,你是否也想要削我等才气?”

“我等无惧,诸位兄台们,我们倒要看看,这顾锦年敢不敢将我等的才气削光。”

“我等三万读书人,就不信你一个人削的完。”

“说的没错,你妄想用这一招来吓唬我等。”

骂声彼此起伏,三万多人,你一句我一句,足足骂了半个时辰。

而顾锦年也听了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后。

众人有些口干舌燥,百姓们听的也有些麻木不已,硬生生骂了三个时辰,多多少少有些过分了。

“顾锦年,你为何不说话?”

第一境为读书凝气。

顾名思义,便是通过读书,明悟道理,然后凝聚才气。

玲珑圣尺的作用,就是重新定义儒道境界。

顾锦年之前想过,直接改变第一境,不是凝聚才气那么简单,而是凝聚浩然正气。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这难度太高了。

“你怕了吗?还是心虚了?”

“沉默不语,是不是觉得我等都说对了?你哑口无言?”

声音响起,充满着冷意。

可顾锦年没有理会这些声音,而是抬起手来,当下文府在他身后出现,星辰环绕,五辆玉辇如同天子坐骑,率领千军万马而出。

顾锦年的文府异象,惹来不少人的惊叹。

第一百二十二章:请圣尺,定儒义,以德凝气,怒斥三万读书人! (第2/3页)

是的,顾锦年听着这些谩骂之声,脑海当中不由浮现这个事情。

儒道体系。

儒道体系划分七境。

阅读大夏文圣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