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君子也防

〖不是吧君子也防〗

一百八十八、告龙城父老乡亲书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还有百姓热心递上清水给嘴皮子干裂起泡的燕六郎等人。

人群最后方,一众捕快们保持沉默。

他们不时侧目望向领头微笑点头的燕六郎。

心中叹息。

为了安抚人心,压住恐慌,燕六郎与刁县丞并没有告诉众人,狄公闸此时的危险处境。

蓝衣捕头突然扬鞭快马,往前冲出一段,转脸指着身旁正好经过的第二期折翼渠,青年昂首,一脸笃定道:

“况且还有折翼渠在呢,已经修好大半,万一洪水来了,就直接打通此渠,也够用了,明府都说了没有什么好怕,怎么,你们连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幸亏这些质疑声音轻微人少,在附近捕快的默契打断下,没有扩散开来,倒也没有带起节奏。

“头儿,狄公闸那边……”

一众沉默的捕快中,有人不禁朝燕六郎问出口。

燕六郎抿嘴,手抓了抓怀里的那卷手书,忽回头道:

“明府与阿山兄弟能处理好,咱们做好后方地方事情,别去添乱,就是最大的帮助。”

这些都是大后方的工作。

至于欧阳戎,则正带领剩下的六曹官吏,还有柳阿山组织的民兵勇士们驶船,在远处的狄公闸最前线,千方百计的守住水闸,抵御洪水……

燕六郎目光默默从南边某座关键水闸的方向收回,他转过头,叮嘱并留下了两个捕快,在此处山脚引导后续赶来的百姓们有序上山。

燕六郎则带着剩下的弟兄们,一路快马加鞭的返回龙城县城,路上全程高喊告龙城父老乡亲书,震聚人心。

聚集大部分百姓的工作相对容易,然而令燕六郎感到棘手的是,一些特殊情况。

也没有提及,欧阳戎等人此刻正在上游狄公闸那儿十万火急的抢救。

对于龙城百姓们都信任并亲切的年轻县令眼下在哪里,也是摸棱两可,默认此时他也在大孤山组织避难营,等待父老乡亲们到来。

这也是今日聚集百姓迁徙的工作相对顺畅的原因之一。

然而,最后一批人群中的流民中,也有个别是从上游越女峡附近跑下来的村民,不禁提出疑问。

说是逃下来的途中,听闻年轻县令好像是在狄公闸那边,因此也有不少越女峡附近的村落村民没有跑到下游的龙城县,而是赶去了年轻县令所在的越女峡那边……

及至这日黄昏日落,酉时正刻前,燕六郎等捕快终于带着能找到的最后一批流民与“钉子户”踩点返回,赶往大孤山。

一路上,似是对燕六郎这些尽职尽责、满脸疲倦的捕快们心生些亲近。

人群中不时有百姓回头,朝人群后方断后收尾的他们搭话,询问那位欧阳县令是不是也在大孤山等着大伙到来。

对此,燕六郎抢在属下们多嘴前,全都是笑容以对,一一点头应是。

路上拖家带口的百姓们闻言,紧绷面色轻松下来,如释重负,交耳相告,气氛没那么压抑了。

欧阳戎交代过,务必不能落下一户龙城百姓。

燕六郎自然不敢马虎,挨家挨户的敲门排查。

口干舌燥的忙碌了一整天。

直到傍晚,一众蓝衣捕快累的气喘吁吁,满脸疲倦。

一整天他们遇到了不少特殊情况。

稍微歇脚片刻的燕六郎突然收起手书,骑马扬鞭,当先离开小山坡,带领身后汉子们,继续落实欧阳戎留下的布置。

他们这一队捕快,刚刚从大孤山上下来,之前和刁县丞碰了下头,交代了些要紧事宜,眼下继续下山忙碌。

而后者也是忙的焦头烂额。

按照欧阳戎安排,燕六郎等捕快们负责组织山下龙城县的全体民众上山,同时负责陆续接收上游跑下来的流民们。

而刁县丞则负责在大孤山上,调配提前准备好的赈灾资源,与东林寺那边接洽,组建避难营地,接纳将近六千户的龙城百姓。

官道上迁徙人流中的斗殴打架,这些倒是事小。

关键是有些城内的钉子户就是不肯走人,好说好劝都不行,最后还是亮出腰间吃饭的家伙,才半吓半哄的带回了大孤山。

中途正午时,燕六郎等人还听从上游逃来的流民说,有一个村庄的族老怀有侥幸心理,觉得村子地势较高,就当缩头乌龟,没有迁离……燕六郎只好奔袭十里,匆匆上门劝导。

甚至还遇到了有百姓怕再也回不来,让他们帮忙在院子某处挖下储藏的祖宗财物的无语事情。

如此种种。

一百八十八、告龙城父老乡亲书 (第2/3页)

可燕六郎这两日每次稍微停歇下来片刻,就忍不住掏出欧阳戎的手书瞧上一眼。

似是要确认无误后,才能安心埋头继续干事。

就像……明府还在他身边一样。

“走,咱们再回一趟城里,协助留守的弟兄,不能让城里有一户人家落下,务必全部劝离。”

阅读不是吧君子也防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