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剑仙

〖儒剑仙〗

第一百零七章:魁首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至于前往宗门却并未考虑,陈景云等人都觉得自己不是什么大人物,应该没有那么大的份量,如果真的接受了,那死去的人呢?

经历这一战,活下来的人都对自己有了清晰的认知,一切都不过暂时的。

他们活下来后,代表的不仅是个人,还应该背负更多的东西。

现在众人想的不是以后,而是那些死去的人。

“历经多日大战,又忙碌了好几日,诸位道友先回去吧,到时候我们还要回青州。”宋知书打破了宁静,当即开口道,现在虞城已经不再危险,所有的一切都结束了,自然也是时候回去,因为那些死去人的尸骨,有些就在青州,应该带回求安葬。

如此,他在激发【圣心】后,才能拥有堪比元婴境的力量。

不过也因为这次,所有的浩然正气和儒家正气几乎全部都用光了。

现在也只有体内的那八百多道儒家正气了。

果然。

堪堪是凭借提升境界,就想要获得更多的儒家正气和浩然正气是不太可能的,必须要斩妖除魔才行。

只是,像虞城这样的机会不多,怕以后更是难以遇上,不过宋知书也觉得少一点好,妖魔越多,代表灾难越大,他可不想在如此情况下去获得儒家正气。

而自己现在体内的这些,足够再开启仙塔第二重中的玉盒了。

“开或者.不开。”

宋知书沉默,但最后还是没有选择开启。

毕竟这种事情并不着急,拥有足够的儒家正气后,随时可以进行。

再者自己境界刚刚突破,还未彻底稳定下来,故而想着等到时候回到青州城再说。

没有再思考这些,宋知书继续内视,将注意力放在了内丹上。

结丹境,已经不需要特意去打坐修行,拥有内丹,能时时刻刻吸收天地灵气为己用,同时转化为法力,寿元达五百之数,若修行一些养生之法,活到七八百岁都不是太大问题。

还能开始修炼各种神通道法,以庞大的法力支撑,将其威能彻底展现出来。

不说有焚天煮海之能,但开山截江肯定是不在话下的。

可以说到了这个境界,基本都暂时脱离了一般修士范畴之内,有着种种手段,相当于是一个分水岭。

此刻宋知书能明显感觉到在,在那颗内丹之中,所蕴含极为浑厚的法力,与筑基境基本就是两个概念,不过如此法力,如果只是操控飞剑什么的,那就有些浪费了。

而他虽然没有修行神通道法,但有那大梦斩仙剑诀其实就已经可以了。

稍加思索后,宋知书双指并拢,以体内法力进行操控。

嗡~

下一刻,房间之中涌现出一道庞大的剑意。

各种光芒环绕其双指之上,凛冽的气息更是席卷了四周,不断呼啸,却引而不发,尤其在法力的不断加持下,威能也愈发强大起来,须知,这还没有动用飞剑,否则的话只会更强。

“据说将神通亦或者强大的剑诀修炼至一定程度,将会体内形成神通种子亦或剑种。”

“可惜我接触大梦斩仙决时间太短,现在连真正入门都算不上。”

“若想要形成剑种,怕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日了。”

宋知书收敛剑意,细细琢磨。

之前使用大梦斩仙决,就已经发挥出了超出预料的威能,到了结丹境将会更强。

加上自己金丹境的元神,还有那走上大成修行之道所拥有的浑厚法力,即便他现在才处在结丹初期,但威胁到真正的金丹境肯定不会有任何问题。

当然,宋知书还在思索另外一个问题,便是在自己融合【圣心】后,感悟【善】之一道所挥出的一剑,他认为,若能将那一剑完全领悟,将会是更为恐怖的一种手段,或许不会弱于大梦斩仙决。

可惜的是,现在自身实力还太低,暂时还无法复刻那一剑的手段。

且就算能,怕是一剑之后,自己也将会力竭。

“越是强大的剑诀,使用的限制也会越高,并非因为无法修行,而是本身支撑不了。”宋知书自语,这东西就犹如使用法宝一样,给一个练气修士一件道器,可以发挥出真正的威能吗?显然是不行的,神通剑诀也是这个道理。

但不管如何,经过虞城之战后,他现在总算是明白了今后要走的路。

儒为内,剑为器,仙为外。

并未继续深入思考。

宋知书又开始感悟达到君子境之后,此刻自身的变化。

元神增强那是肯定的,但真正的变化就在于,他现在因为儒家境界的提升,对于外界的感知力更加清楚,这种感知和元神完全不同,是一种对于天地意志的一种感知。

相当于你知道的一种规则的运行方式,并且可以进行掌握和借用。

这让宋知书不由想起古云大儒的话,儒家之强,强在自身,懂得自然运行之道,而越强大的儒家修士,掌控的天地之力就越强,顺应天地而为,行使天地权能。

换一句话来说,儒家不需要修士那样借用法力,只需要意志一动,便可让天地产生共鸣。

文渊先生也曾说过,儒家读书人真正的手段,是在君子境之后才能体现出来的。

现在的宋知书已经有了这种感觉,感受天地,明悟一些自然之道。

“精神与天地共鸣,顺应天地。”

宋知书闭上双眼,感受周围空间中的灵气流动,不由心思一动:“灵气也由天地而生,那以我之意志,共鸣天地,自我形成一道聚灵阵可不可能呢?”

想到这里,他不由笑了,一个想法就想要形成一道聚灵阵,这怎么可能?

在仙道修行之中,聚灵阵虽然很普通,但想要布置出来,必须要有阵石,然后按照相应的范围才能彻底形成,怎么可能想一想就有?

嗡~

可就在宋知书思考这些的时候,

周围天地灵气震荡,几乎在瞬间就汇聚而来。

同时一道道华光涌现,集中在他身上,那是浓郁的天地灵气。

“这真是聚灵阵?而且品级还不低?”宋知书有些懵了,感觉有些不可思议,自己明明只是一个念头而已,怎么会.

等等。

忽然,他又发现在那聚灵阵形成的时候,自己的元神正在不断消耗。

精神与天地共鸣,想要顺应天地做一些事情,必然要有消耗。

否则的话想什么就是什么,那就太离谱了。

宋知书能明显感觉到,以自己现在的元神强度,让聚灵阵坚持数天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甚至于只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景云也是这个意思,当即微微躬身,然后与众人离开了。

房间中,就只剩下宋知书一人,依旧拿着那本小册子,沉默良久,郑重将其放在储物袋当中。

做完这些后,他闭上眼睛,体内,有数百道儒家正气不断震荡,那是宋知书在从知行境入君子境之后所出现的,细算之下,一共有八百二十道。

似乎可以再开启仙塔二重中的第四个玉盒了。

之前宋知书经历多日大战,凝聚了非常多的儒家正气,不过因为将【圣心】作为的最后的底牌,所以并没选择开仙盒,而是直接将其转化为了浩然正气,有三千道。

“不必理会。”

宋知书头也没抬,直接罢了罢手。

虞城城主在大战开启之初,就选择逃离了,现在一切落幕又选择回来,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但他并不打算去指责什么,个人有个人的选择而已,没什么好说的。

“恩。”

另外就是将之前疏散的凡人百姓,再一次迁入了城内,现在是收尾事宜。

小册子上记载的那些人,是与他们浴血一战的人。

陈景云也将每个人的名字信息都记了下来。

“恩。”

宋知书看着上面的一个个名字,点了点头,这些曾经都是鲜活的生命啊,沉默片刻之后,他便抬起头:“这些名字,我们要刻在一座石碑上,立于虞城中心,有些人,不应该被遗忘。”

“好。”

众人点头,然后起身,各自准备去调息。

陈景云则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当即道:“宋先生,虞城城主周晃今日回来了,说这两日将会大摆宴席,宴请我们这些人。”

不属于虞城的某些人永远地留在了这里,偏偏是虞城的,却早早离开了。

对此,他心中没有怒,只是平淡而已,因为没有必要。

毕竟功劳放在那里,并非用修为和天赋就可以衡量的了。

有些势力也很乐意招收,作为象征。

事实上,在这几天内,也确实有一些宗门来到了虞城,询问了林成等人有没有入门的想法,给出的待遇都很不错,就连陈景云也是,由于拥有读书人的身份,找上他的宗门有很多。

不过对于这些,他们暂时都选择婉拒了,没有接受。

每个人都认为,守卫虞城,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如果有奖励,拿该拿的就好。

这一场大战,规模并不大,死去的人其实也不算多,但却有着极大的意义。

关键时候,不顾一切,选择挺身而出,本就值得所有人敬重。

何况他们还坚守到了最后一刻。

宋知书不管别人会怎么想,但在其眼中,在虞城死去的人,于自己而言,值得敬佩,值得一生铭记。

“放心,我们已经在做了。”陈景云回答,立碑之事,对于修士来说并不难,而以那些人做的事情,也确实应该如此。

旁边,是与他一起经历过大战的陈景云以及林成等人,不多,只有十余个。

“死去的那些人,名讳还有一些具体的信息,都记载小册子上了。”

“总计是八百六十四人,全无遗漏。”

陈景云在一旁开口,声音显得有些沉重,在那其中,除了有自己在青州城带来的散修之外,还有原本就在虞城的,所以加起来有八百多人,全战死在了虞城城下。

而距离那一战,现在已经过去三天了,在这期间,他们将所有的事情都处理了一下。

“王兄看到,应该也会高兴吧。”

林成和李先松相视一眼,那是他们的挚友,如今已经死去了一个。

二人对此的确难受,但并不会觉得可惜,为大义而战,守在了最后一刻,应是骄傲。

其实,在这一战之后,守住了虞城,每个都是有功之人,此次不仅避免了晋州大难,还防止了封天魔阵完全激发后所带来的影响,怎么奖励都是不为过的。

甚至于依靠此战,他们的名字也会被一些人知晓,入一些顶尖宗门为弟子都没什么。

第一百零七章:魁首 (第1/3页)

虞城,天清气明,大日的光辉照耀了每一片区域。

之前的黑暗早已被驱散了,似乎从未来过。

一间房屋内。

宋知书盘膝而坐,神色平淡,可并没有修炼,而是仔细端详着手中的小册子。

阅读儒剑仙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