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将

〖秦将〗

第二百二十章:选择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赵佗抬头,见李信没有看他,而是侧首望向不远处摆放着斧钺的木架。

赵佗知道,李信刚才那句话,已将对他的情谊耗尽了。

他们两个人之间,产生了一条极深的裂痕。

不管结果如何,都再也回不到过去。

军帐中,烛火摇曳。

李信的低语,在帐中回荡。

帐外,夜色已深,天上的星月被一片乌云遮盖,天地被黑暗所吞噬。

只有军营中燃烧的火把,还照亮着赵佗的前路。

“赵军候。”

守门的短兵见赵佗出来,连忙问候。

赵佗点点头,不由回首,望向身后的主帅大帐。那里,已是大半笼罩在黑暗中。

“李将军,保重啊。”

赵佗喃喃说着,目中有些湿润。

历史上的李信伐楚,虽然惨遭大败,但其性命无碍,活着回到了秦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信目光赤红,发出低吼。

“为什么你们都要质疑我的策略!”

“你赵佗是我的心腹手足啊,为何也要这样对我!”

“赵佗、蒙武、辛梧……你们全都等着看吧。我李信此行,定要破楚都,擒楚王,让你们知道谁才是对的!”

“还有君侯,我李信相信,他绝不会背叛秦国!”

军帐中重归寂静。

良久,李信突然跃起来,一把握住斧钺,高高举起,然后狠狠劈在那木架上。

碎木散了一地。

“赵佗!”

“连你也这样对我!”

“不可能,此事绝不可能!”

“我李信相信君侯!”

李信斩钉截铁的说道,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昌平君那温和善意的笑容。

如此为国尽心竭力,待人和善,说起话来让人如沐春风的高尚长者,怎么可能是军中的叛徒。

赵佗确实拿不出过硬的证据来证明昌平君会背叛,他只能满脸哀求,嘶声道:“请将军信我一次。如果赵佗判断出错,赵佗愿受任何惩罚,将军,还请相信……”

昏黄晃动的光芒下,李信那张年轻的脸被笼在阴影中,薄薄的嘴唇紧抿着,显示着他心中的不平静。

“还望将军能将赵佗刚才说的放在心上。”

“赵佗,告辞了。”

李信没有回应,目光依旧盯着木架上的斧钺。

赵佗轻叹一声,转身往帐外走去。

时移世易,人心变了。

良久,李信幽幽一叹。

“出去吧,明天你就不用再随我前往寿春。”

“赵佗,这是最后一次了,今日过后你且好自为之。”

“谢将军。”

“赵佗,你勿要再多言。今日之事我可当做没有发生过。你出去,立刻。”

李信伸手一指帐门,下了逐客令。

赵佗看了李信一眼,见其目光冰冷,脸色铁青,就知道此事再无转圜的余地。

他的劝谏,失败了。

赵佗起身,又对着李信重重一拜。

赵佗摇头,说道:“我只偶然一瞥,那人便慌张跑入小巷中,短兵们恐怕未曾看到。”

李信冷笑起来。

“先不说是否真有那样一个人鬼祟进出君侯府邸,就算真的有,那又和君侯泄露军情有什么联系?所以你这赵佗只是无凭无据,胡乱诬告君侯。”

“可昌平君是楚王之子,如今吾等又是伐楚之战,灭的是楚国社稷,在这种时候,不可不防啊!”赵佗咬牙说着:“如果昌平君真的把将军的行军计划透露出去,那前路就是一个陷阱。将军不如临时转换策略,如此便可出乎楚军的意料,避开险境。军争之事,事关生死,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李信瞪大了眼睛,斥道:“荒谬!你赵佗以君侯身负楚国血脉为依据,便胡乱猜测君侯会泄露军情给楚人。简直荒谬透顶!君侯虽是楚王之子,但也是我秦国王族的血脉,更是从小生在秦国,长在秦国的秦人!君侯为我秦国丞相近十年,大王信任他重用他,君侯又怎会有背叛我秦国的心思!”

“将军,赵佗贪心,尚有一请,还请将军成全。”

李信没有说话。

“请将军准我一曲独自行动,赵佗必全力相报。”

赵佗叩首于地。

看着伏在地上相求的赵佗,李信目光有些游离,恍惚间,他想到在燕地时,眼前少年意气风发,为他献上截杀之策的模样。

第二百二十章:选择 (第2/3页)

人绝对有问题。”

赵佗平静说着,如今他们远离淮阳,不管说什么话,都难以找到对证,而且他在淮阳城中求见桓昭的时候,确实有从昌平君府外经过。

李信这时也冷静下来。

“还有何人看到?你那些短兵可曾见过。”

阅读秦将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