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第一百三十章 性价比极低的生意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空有芯片设计方案,没有制造能力。

除了这三款芯片外,S系列芯片的价值在当下也是难以估量的。

包括应用在首代iPhone上的S5L8900,基于ARMv6架构的90nm制程芯片;应用在第五代iPod nano上的S5L8730等等。

只是这么多芯片方案捏在手里,还是需要有自主研发能力。

他不可能靠S系列的芯片打天下,三星的S系列芯片的优势最多维持到2010年左右,后续就会落后于时代。

其中张忠谋更是做到了德州仪器的副总经理。

张汝京则是帮德州仪器建造过10座芯片加工厂,主要生产DRAM芯片。

到了八十年代面对霓虹的竞争,德州仪器逐渐退出DRAM制造业,转向靠出售技术专利盈利。

1997年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前在SOC上的技术优势如何在未来依然保持领先,还是需要在研发上持续投入。

这同样需要人才,大量的人才、持续的投入和正确的方向缺一不可。

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不需要正确的方向了,因为没有人知道什么方向是正确的方向。

科技的发展并不是一条直线,它是一颗树,每个分支都有可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人为干预未必比让他自然生长收获更大。

对于手机芯片设计,周新有完整的思路,包括从三星获得的技术里,就包括功能机时代三星设计的S系列芯片。

因为后来进入到智能机时代,三星手机转向了Exynos系列芯片,因此传统功能机时代的S系列芯片失去了价值。

功能机在欠发达地区还有部分市场,因此当时三星选择将S系列芯片技术全部打包转让给其他公司。

周新在仔细研究之后发现,这一系列技术里,还包括三款三星设计出来,但是由于进入智能机时代失去市场后而未大规模生产的芯片。

但是这三款芯片都是90nm制程和45nm制程,2000年的时候最先进的半导体制程也才130nm。

无论是贝尔实验室还是后来的IBM研发中心,大量的成果虽然他们自身不一定享受到了,但是衍生出来的技术造就了硅谷的繁荣。

“好吧,听上去很不错,德州仪器的DSP技术确实不错,根据我从企业端得到的反馈来看,德州仪器的DSP性能和功耗达到了很好的平衡。

师兄,如果你不去德州仪器的话,可以考虑来帮我干活。

当然即便去了德州仪器,在那边干的不顺心同样可以考虑来帮我干活。”

从台积电的创始人张忠谋到中芯国际的创始人张汝京,两张都有过在德州仪器工作的历史。

第一百三十章 性价比极低的生意 (第2/3页)

会选择德州仪器。

但是这不代表他们的处理器永远都是使用其他公司的处理器,华为早期也是使用其他公司的芯片。

手机芯片处理器方面的人才更难找,这个领域基本上都被大厂给垄断了,德州仪器、高通、三星电子、索尼等,想从这些公司挖他们的核心设计人才难上加难。

周新意识到张忠博可以成为这个合适的人选。

阅读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