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大魏宫廷〗

第两百二十五章:论功行赏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至于此役当居首功的肃王赵弘润,兵部所颁布的封赏名单上并没有他的名字。

理由很简单,因为赵弘润的肃王之名,眼下早已名满大梁,并不需要兵部再次替他扬名。

其实事实上,赵弘润反而希望能逐渐淡出朝野,毕竟若是被盛名所累,将会影响到他以后的日子。

他可不想被名声牵累,更不想因此被拴在朝廷,哪怕是希望大魏强盛,也不需要事必躬亲不是?在必要的时候给一句建议,让六部的官员去忙就得了。

反正赵弘润不希望自己变成劳碌命,跟年仅四旬却两鬓花白的魏天子似的。

不过尽管如此,魏天子还是私下给予了赏赐。

而给予他的封赏,简简单单用四个字便可概括:出阁辟府。

前者只是魏天子一句话,而后者嘛,那可就真是实打实的赏赐了。

一座府邸!

一座肃王府!

再说到第三等功勋,这个档次的赏赐,绝大多数针对在此战中牺牲的大魏地方官员,比如原召陵县县令陈邴等人,对于这些位贞烈之士的赏赐,除了赵弘润此前许下的承诺外,朝廷额外给予优待,优待其子嗣,简单地说,就是这些贞烈之士的子侄,朝廷破格录用,哪怕是未经过科试的年轻人,也可以一步到位迈入仕途。

不可否认这是极大的厚待,看得出来,朝廷也是打着千金买马骨算盘,借此稳固提高国内地方官员对大魏、对天子、对朝廷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总的来说,此番跟随在肃王赵弘润麾下的文官、武将们,皆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封赏,不过因为赵弘润手中还捏着三成原本就打算封赏给手底下这些人的钱物,因此,朝廷降低了财物上的赏赐,而提高了殊荣与权限方面的恩赏。

也难怪,毕竟今年正是兵部与工部需要大笔金钱的时候,朝廷户部显然也是打着能省则省的算盘。

但不可否认,似兵部所颁布的详细封赏,无论是大魏的功勋之士还是屈塍等新降的将领,都十分满意。

不得不说,赵弘润苦等了十五年,终于得到了自由,魏天子终于允许他出阁,允许他搬离皇宫,在大梁城内开辟王府。

而让赵弘润更为欣喜的是,魏天子还真的如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两百二十五章:论功行赏 (第2/3页)

军、商水军这四支共计十二万规模的军队,虽然兵部的军费会变得吃紧,但是相信如此一来。大魏的南面国境将稳如泰山,哪怕暘城君熊拓日后反水,背弃他与赵弘润私下的约定,赵弘润也不怕。

不过,像这样大肆扩编军队的结果,就是赵弘润日后必须想个办法解决这笔庞大的军费。毕竟若是兵部被这庞大的军费压垮了,这可不符合他的初衷。

在这一点上,赵弘润准备拿商水县做文章。

说白了,就是他已打算与暘城君熊拓私下交易,从楚国这边赚取足够的钱财养活召陵军、商水军、鄢水军这三支军队,至少要保证这三支军队自给自足,不至于给兵部造成财政上的压力。这里并不赘叙。

阅读大魏宫廷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