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大魏宫廷〗

第1275章:回程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赵弘润微微点了点头,认可介子鸱这番说话。

想当初,魏国的精锐军队只有驻军六营的那八万人,因此,兵铸局只要饱负荷运作,自然能够负担得起这八万军队每两年更替一次武器装备的任务。

可如今呢?魏国有多达四十万的常备军,想要兵铸局这一个司署负担这四十万军队每两年更替一次武器装备的任务,就算兵铸局得到了冶造局的技术支持,也办不到。

因此,分一些军备订单出去,对赵弘润并没有什么影响,反而能减少外人对他的眼红,至少看起来不再是那样显眼。

问题在于,庆王弘信是否仅仅满足于得到一个兵造局,他的下一步,会不会对冶造局下手,这才是赵弘润在深思的问题。

倘若庆王弘信仅仅满足于一个兵造局,乐意沿用已经被冶造局与兵铸局淘汰的旧冶造技术铸造军备,那赵弘润对此毫无意见。

可这是不可能的,庆王弘信迟早会对冶造局下手,这正是介子鸱建议赵弘润必须有所还击的原因。

所谓的必须有所还击,指的就是一定程度警告庆王弘信:你搬个兵造局出来自己玩,我没意见,但你的手不允许伸到冶造局,这是底线!

“原来如此。”卫骄恍然大悟,随即对赵弘润说道:“殿下,是否需要派人去冶造局叮嘱一下?”

“那倒不必。”赵弘润摇了摇头。

就拿兵铸局来说,如今魏队方面的武器、甲胄订单,都是兵部交给冶造局的,而冶造局又委托给兵铸局,正因为如此,以往大梁才出现了类似兵铸局给冶造局打下手的趣闻,使兵铸局实际上成为了冶造局的代工作坊。

但话说回来,由于整合了资源,避免了像最初那样兵铸局与冶造局争抢订单的冲突,使得冶造局与兵铸局皆获得了大量利益。

而如今,突然又冒出来一个兵造局,而且还是真正隶属于兵部、受庆王弘信控制的军械铸造司署,那么试问,兵部还会将大量的军备订单交给冶造局与兵铸局么?肯定是留给兵造局这个自己人啊。

如此一来,冶造局与兵铸局在军备方面的订单,必定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见卫骄无法理解,介子鸱正色说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兵铸局往年负责锻造全国境内的军械,岂会不引起旁人的眼红?……这次在我大魏的战争期间,在朝廷的允许下,各地方贵族的私人军械作坊,如与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这足以证明,兵铸局并非是独一无二的,那可以被取代。可这样并没有什么不好,多一个人分担外界对兵铸局、对殿下的眼红,权衡利弊,这反而是有利的,何况,兵铸局事实上也负担不起全队的装备铸造。”

在他看来,虽然不是出自他的本意,但前两日,既然冶造总署署长王甫已表达了唯肃王殿下马首是瞻的心迹,不太可能会被庆王弘信收买,若是贸然增派眼线,反而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75章:回程 (第2/3页)

处。”

听了这话,卫骄吃惊地插嘴道:“介子先生的意思是,这事对殿下反而有好处?”

对此,无法理解。

作为赵弘润身边的宗卫长,卫骄了解的东西,远比其余宗卫多得多。

阅读大魏宫廷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