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大魏宫廷〗

第190章:韩然的对策【二合一】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此人颇有才能,不过并没有像韩虎、韩武、韩庚那样窃取王权的野心——当然,也没有像这三人那样的权势。

平心而论,申不骇、张开地、韩奎,便是目前韩王然在内治方面最倚重的三位大臣。

顺便提及一句,这三人当,品性最优良的,乃是张开地,其次才是申不骇,最后才是韩奎,原因在于,张开地为人过于耿直,故而人缘不佳;而申不骇呢,曾经也做过任人唯亲的事,亏他还是法家门徒;至于韩奎此人,非但其兄弟子侄在家乡兼并土地,引起民怨,连其本人也有品性的缺陷,如睚眦必报、心匈狭隘等等。

但不能否认,在刨除掉这些缺点后,这三人皆是当世数一数二的治国贤臣。

见韩王然看向自己,韩奎拱了拱手,正色说道:“暴鸢将军认为,魏国商贾将我国的商贾排挤出齐国不算,甚至于穷追不舍杀到我国内本土,实在是欺人太甚!……故而,暴鸢认为希望调兵将那些商贾与其手底下的人通通抓起来……”

不得不说,这是见识的局限性,纵使是申不骇这样的法家贤臣,此前也没有想到倾销贸易的危害。

因为照理来讲,魏国将大量货物倾销到韩国,使得韩国的资源剧增,这应该是一件好事才对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话一出,殿内众人皆为之色变,纵使是王后周氏,此刻亦是脸带薄怒,绷着脸、抿着嘴,眼看着要出声呵斥。

然而,韩然却微笑着揉了揉幼子的脑袋,宽慰道:“父王不会死的。”

王后周氏欲言又止,但最终,她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有些怨气地看了幼子一眼,看她脸表情,回头大概是准备好好教训一下这个口不择言的小儿子。

望着周氏领着韩俞、韩斐二子离开——尤其是看着小儿子韩斐一步三回头地离开,韩王然忽然想到了他的义兄釐侯韩武。

尽管釐侯韩武亦曾是架空了王权的权臣之一,但兄弟俩的感情却很好,因此,当年韩武也曾对韩王然讲述过他年幼的事:当时在先王韩简卧病之际,幼年的韩武前去探望,曾问过类似的话。

“不妥。”韩王然皱了皱眉。

听闻此言,韩奎亦点头说道:“臣亦认为此举不妥,奈何暴鸢将军脾气急,不肯听劝。”

韩王然点点头,表示自己待会会召见暴鸢。

此时,申不骇捋着胡须说道:“暴鸢将军虽然脾气急,但他所说的话,确实有几分道理……眼下,魏国的商贾将我国商贾排挤出齐国不算,更是携带着大量的货物杀到我国内……”说到这里,他惭愧地叹息道:“老臣惭愧,老臣此前万万没有想到,此举对我大韩的影响竟是那般恶劣。”

他口的此举,即是魏国商贾将大量货物倾销到韩国本土的这件事。

申不骇摇摇头说道:“老臣并非是因为二公子的话,是宫廷内的医师诊断,说大王长期积劳,气血不畅,故而此番急怒攻心,才会晕厥于地……王后虽是妇人,但识得道理,老臣也认为,处理国事非一朝一夕之事。”

韩王然点点头,不过还是没有将申不骇的劝告放在心,毕竟他此刻最在意的,还是如何尽快解决魏国商贾的那档子事。

见韩王然提到这事,张开地开口说道:“得知大王昏厥,暴鸢将军方才亦入宫前来探望,后来与臣等在偏殿时,也曾说到这事,且……与韩奎大人争论不下。”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韩奎。

“哦?”韩王然闻言遂看向韩奎。

韩奎,与韩虎、韩武、韩庚一样,亦是王族分家子弟,论辈分,韩王然得叫韩奎一声族叔。

当时,韩简亦是笑容可掬地宽慰韩武,说他不会有事,可仅仅只过了三个月,这位他韩国史出类拔萃的贤君明主便过世了。

那时韩武此生见他父亲的最后一面,并且,一直牢记至今。

正因为听义兄韩武讲述过这个故事,因此,今日当幼子一脸担心地问起相似的问题时,连韩然也有些恍惚:难道我要步先王韩简后尘?

在他恍惚之际,卫卿赵括已领着申不骇、张开地以及韩奎三人来到了卧榻前,见韩然神色恍惚,颇为关切地提醒道:“大王,三位大人已经到了。”

“哦。”

听闻此言,周氏眼眶含泪,微微点头,表示自己支持丈夫的信念。

而在这时,殿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韩然与周氏转头一瞧,便注意到卫卿赵括已领着申不骇、张开地与韩奎三人来到殿,在内门处等候。

在对视一眼后,王后周氏对丈夫说道:“大王且与几位大人商议国事,臣妾暂且告退。……大王,请务必保重御体。”

说罢,她便招呼韩愈、韩斐两个儿子向他们的父亲行礼告退。

相较长子韩俞规规矩矩的行礼,次子韩斐却睁大着眼睛看着卧榻的父亲,忽然奶声奶气地问道:“父王,你会死吗?”

韩王然如梦初醒,正要掀开被褥坐起来,却见丞相申不骇连忙制止道:“大王还是在榻安歇,臣等在这回话即可。”

这话得到了赵括、张开地、韩奎几人的认同。

见此,韩王然遂示意殿内的内侍搬来几个褥垫,请申不骇三人在榻边坐。

在坐定之后,丞相申不骇率先开口劝道:“大王,您真得保重身体了……”

韩王然微微一笑,摆摆手说道:“童言无忌,申相不必当真。”

第190章:韩然的对策【二合一】 (第2/3页)

 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不能否认,韩简确实要其弟韩起,也是后来的韩国君主韩王起出色,若非他英年早逝,纵使齐国当时也已出现了齐王吕僖那样的雄主,恐怕也难以力压韩国夺取原霸主的桂冠。

而如今,各国的旧王相继过世,新君逐渐开始崭露头角。

在这些各国的新君,韩然最在意、最忌惮的,恐怕只有魏国的君主赵润了——事实,也尝有人将他与赵润喻当年的韩简与吕僖。

“赵润的才华,远胜于寡人,可即便如此,他亦丝毫不倦怠国事……他尚且如此,寡人,又岂敢懈怠呢?”韩王然笑着宽慰道。

阅读大魏宫廷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